袁子弹(右)与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(中)、马化腾(左)合影 (受访者供图)
人物检索
袁子弹,原名袁知安,湖北省黄石人,现居深圳宝安,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总干事,深圳首倡“公益创业”模式第一人,深圳市第三届百优义工,第十届深圳关爱行动“十佳爱心人物”;2013年,还被评为“黄石好人——最美农民工”。
袁子弹从湖北老家到深圳打工之初,做过搬运工和报纸发行员,后来成为一家网络公司的创办人,并做了四家网络公司的CEO,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。但他的梦想似乎不止这么大,他还想追求更多。
2008年11月“深圳读书月”举办期间,偶然的一天,袁子弹参加了安子的一次励志讲座,顿时“被打通了任、督二脉”,知道他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了。
公益起步:只因受了“打工皇后”的激励
“深圳读书月”是由深圳市委、市政府于2000年创办的一项大型综合性群众读书文化活动,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至30日。2007年,素有“打工皇后”之称的安子依托“深圳读书月”创立“青工大课堂”,组织讲师到工业区为青工演讲,以活生生的榜样向青工传递正能量。袁子弹说,他听了安子的励志讲座,大有“他乡遇故知”之感:不仅自己成功自己美好,也影响、带动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拥抱美好。他从此焕发出了做公益的激情。他向安子介绍自己,从那以后,他便是“青工大课堂”的总负责人了,同时他从网络公司退出,成为一名职业公益人。
从此袁子弹成为大忙人:忙着寻找讲师,忙着到工业区联系场地,忙着策划每一场活动。他约过的讲师有著名词作家蒋开儒,“中国最美女演讲家”金雪,深圳市文联领导、打工文学评论家杨宏海,香港诗人秀实等。所有讲师都免费开讲。“挑战平凡、追求卓越——让生命充满爱”、“岗位成才,从我做起——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”……每次演讲都力使主题紧扣外来青工需求。
袁子弹回忆,2009年11月的那次“深圳读书月”,歌曲《春天的故事》的作词者蒋开儒在龙岗区欧姆龙工业园分享了他到深圳打工、写歌、站稳、扎根的经历。没想到一点都不“高大上”,使外来青工们感到分外亲切。
袁子弹自己也成了讲师。他本来拙于言词,普通话更糟,但他贴近草根的“创业史”,以及他的草根形象,也使他收获了掌声。经数年历练,如今的袁子弹不仅自己能演讲,还能主持演讲。
迎来春天:成功向正式公益组织转型
经数年坚持和推进,为外来青工量身打造的“青工大课堂”已经成为“深圳读书月”的一个品牌项目,甚至得到深圳市长许勤的鼓励。
2010年8月,深圳经济特区建市30周年前夕,市长许勤慰问了安子,并勉励她把“青工大课堂”做成一个常规性活动。
这启发了袁子弹。他开始到处寻找“娘家”,申请注册成立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,但无人受理。
很快,广东迎来了社会建设的春天。2012年2月,团深圳市委成立了深圳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。“团市委派人主动找到我们,要把我们引入孵化基地。”在团市委的助力下,深圳市民政局受理了袁子弹递交的“青工大课堂”注册资料。2012年5月11日,袁子弹从民政局拿到“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”(以下简称“时代青工”)名称核准通知书。这是深圳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首个“破壳而出”的草根公益组织。“青工大课堂”终于完成了向正式公益组织的转型。
注册之后,作为时代青工的总干事,袁子弹另创“深圳青工(义工)文化大讲堂”品牌,每一个月都要组织开展一两场活动,有广场讲座、诗歌朗诵、征文比赛、文艺演出等。“青工大课堂”作为“深圳读书月”活动的一个项目,也仍由时代青工负责。
去年,深圳第十四届“读书月”举办期间,袁子弹创办了一个全新的公益文化服务项目——《青春有约——讲述你的故事》(以下简称“青春有约”)。这是一个视频谈话类节目,以主持人访谈和嘉宾互动方式,让访谈对象讲述其在深圳“健康成长”的故事。视频在网上播出,使活动产生“裂变”效应,而不仅仅局限于现场。2013年,共播出四期人物,贝小金等人应邀成为节目主人公。贝小金是一位旅居深圳漂泊海外、擅长用双语撰写人物传记和企业发展史的作家,曾倾力资助贫困大学生,她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。
2014年7月28日,“青春有约”栏目邀请到深圳知名网络女作家冷秋语做客,率先启动了第15届深圳读书月“青工大课堂”的活动。1987年出生的冷秋语,不到16岁就辍学到深圳打工了,目前已出版多部作品。
演讲中的袁子弹 (受访者供图)
公益创业:想得到工会的指导
袁子弹自己也是一位对文学有感情的人,他喜欢自称“义工作家”。他首先是一位义工。在认识安子之前,他已是宝安义工联的“金牌义工”。在他负责“青工大课堂”期间举办的每一场活动,都全靠深圳义工联各地义工的鼎力支持。记者曾在现场看到,义工们招之即来,来即能干,从会务人员到演艺人员,大家都热情高涨。时代青工成立后,也只有袁子弹一个专职人员,但他拥有一支多达两三百人的“深圳时代青工文化义工队”。
袁子弹介绍称:“我们的义工队也是在深圳义工联旗下开展服务的。这是与义工资源的对接,是特别把义工里面有策划组织能力的人吸纳到我们队伍中来,让青工中有文化的人加入到我们义工队伍中。我们的理念是:‘义工服务青工,青工加入义工’,形成一个良好的队伍支持体系。”
从事公益是袁子弹的第二次创业。他现在正极力推广他的“公益创业”理念,即可以通过商业运作模式,加强公益的自我造血功能。“办公益也可以有职业经理人,他们也可以拿高薪,这样才可以把公益做大。”袁子弹说。
运作“青工大课堂”迄今,袁子弹已经在深圳各区举办了1300多场活动,参加活动的青工达到110万人次。
2013年4月13日,履新才一个月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,来到深圳调研新媒体发展情况,并了解了深圳志愿服务工作。袁子弹和知名企业家马化腾一起应邀参加了秦宜智召开的座谈会,汇报了时代青工的工作。
袁子弹告诉记者,他的名字引起了秦书记的特别注意。秦书记说,他大学是学物理的,原子弹的原理是一种裂变,而“袁子弹”的“公益创业”模式也是通过一种裂变,使更多的社会组织遍地开花。
但“裂变”还只是一种激情和愿景,目前时代青工还处于发展的瓶颈期。“也就是资金来源渠道是缺乏的,需要政府在购买服务方面给予支持。”袁子弹还表示,因为是职工服务类组织,他同时希望能和工会合作,取得工会的指导。
为了这份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,袁子弹已经自掏腰包30多万元。
身边人说
我是从流水线上成长起来的。经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和深圳市总工会推荐,我曾多次在袁子弹老师主持的“青工大课堂”分享自己的成才故事。我感到袁老师这个人特别有爱心,他是非常尽心尽力在做公益,他想做到最好。
——张春丽(2009年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,深圳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)
与袁子弹大哥相识,是在三年前,感到他真不可思议!一是他的打工经历曲折而励志;二是他把公益做得风生水起。在QQ空间看过他的照片,是高高瘦瘦的一个人。就这样瘦的一个人,却撑起公益创业的天空,让我不得不佩服!很幸运在我的人生路上,认识了袁大哥,并成为了好友。他的故事,深深影响了我,也影响了深圳的很多朋友。
——曾丽利(东莞某公司总经理助理,曾在深圳务工)
跟袁老师做义工可以从低到高突破自己,提升自己。我们和他一起宣传、外联、协商、布置现场,有时还要撰稿,我们学会了做事,也学会了热爱。
——陈婷(深圳龙华某公司行政主管,深圳时代青工文化义工)